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。
云南省公立中医医院的基础信息化建设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,配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(HIS)比例100%;配备检验系统(LIS)比例97.25%,同比提升2.7个百分点;配备影像系统(PACS)比例98.17%,同比提升2.72个百分点;配备医院资源管理信息系统(HRP)比例39.45%,同比提升3.99个百分点;获得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的医院占比22.02%,同比提升2.02个百分点;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方面,87.12%的机构达到3级及以上标准,较2023年提升0.76个百分点。昭通市中医医院、镇雄县中医医院等一批医院引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。
AI助成“火眼金睛”
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中医医院于2024年4月开始使用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,辅助放射医生完成冠脉CTA、头颈CTA、肺结节、肋骨骨折、骨龄等系统疾病的诊断。该系统能使诊断工作变得更快速、更高效,在肺结节微小病灶的发现方面远高于人眼识别通过AI辅助医疗的“赋能”,使AI辅助医疗成为“专家的第二双眼”。
数字化让古籍“活”起来
云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通过古籍图书的扫描,完成了628种5000余册馆藏中医药古籍的数字化工作,建成云南中医药大学古籍数字图书馆平台,于2022年6月面向全社会开放使用。平台涵盖医经、本草、方书、医史、针灸、养生、医案医话及临床各科经典,珍藏《性原广嗣》、清光绪年间云南务本堂刻本《滇南草本》等多个时期的不同版本的珍贵古籍。
国医在线探索师带徒新模式
云南省中医药学会探索建立“国医在线名医数字传承云平台”,创新名医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,实现名医资源远程共享。以师带徒模式为核心,基层医生通过数字化平台,通过云端真实病例带教传承、案例教学等形式,培养医生的中医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。累计开展名医传承带教、远程会诊、病案讨论、专题讲座240场次,共讲解分析专病病案847个,跟师学习的徒弟200余名,合作医院参与学习人员累计8000余人次。
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